首页 > 工作专题 > 思想引领 思想引领

创新团建模式 走近高校青年
来源:校报编辑部  编辑:总编  发布时间:2016-03-16  点击:

南昌大学团委

 

全国基层团组织建设网  20081124

 

南昌大学是由原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江西医学院经过两次合并而成的省部共建“211”工程综合性高校,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现代巨型大学,具有多职能、多学科、多层次、多校区、学生人数多、办学实力强等特点。据悉,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前85位的高校中,有39所属现代巨型大学,其中与南昌大学同属综合类的有17所。如何适应高教改革新形势,以走进青年、凝聚青年为目标,走出一条适合综合类现代巨型大学团情的团建新路子,这是这几年一直思考和探索的一项课题。

  一、“四进公寓”:南昌大学团组织凝聚青年的实践探索

  1.“四进公寓”团建模式的由来

  在多校区运转的条件下,尤其是在新校区,原有的“校团委--学院团委--班级团支部”三级团建模式较为粗放,不能有效覆盖校园生活的所有流程,尤其是忽视了以公寓为主体的团学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走近青年、走进青年,吸引青年、凝聚青年,从2003年开始在前湖新校区实行了“团组织、专职团干部、团学活动阵地、团学主体活动”四进公寓的团建创新,从而形成了“校团委--学院团委—楼栋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寝室团小组”的新模式,延伸团组织主体机制,形成了工作重心下移、与学生校园生活流程同步的工作格局。

  2.“四进公寓”团建模式的特点

  第一,这是主体机制的延伸,而非临时性组织。校团委、院团委、楼栋团总支、团支部专职辅导员的办公室都设在学生公寓里,从而真正实现了“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团组织就在身边,团组织的关怀就在身边”的团建目标,实现了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全员覆盖和全过程覆盖。

  第二,团组织、团干部驻扎在学生公寓,走近青年,贴近青年,对“团员青年在想什么”这个问题有了全面的、真实的、与时俱进的了解和掌握。

  第三,团组织、团干部在了解团员青年的思想和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思考“团组织能为团员青年做什么”这个问题,在学生公寓为团员青年提供“全天候的综合服务”,内容包括职业生存教育、学业生涯规划、爱心服务、心理咨询等等。团支部创设了素质拓展委员、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开展专项活动。

  第四,团的干部和团的工作24小时处于团员青年的监督之中,效率得到提高,质量得到控制。

  3.“四进公寓”模式下团学工作创新

  一是共青团的工作布局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实现了规范化。按照时间和空间相匹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学生学业计划的规律,为全校每个月共青团工作的主题作了精心设计,即1月:爱心温暖奉献月,2月:求学理念塑造月,3月:青年志愿服务月,4月:争先夺优示范月,5月:精品文化活动月,6月:创业教育服务月,7月:社会实践活动月,8月:社会实践总结月,9月:道德素养实践月,10月:爱国主义教育月,11月:科技创新推进月,12月:升学实力提升月。

 二是共青团的工作项目避免了曲高和寡,初步实现了大众化。按照“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素质拓展项目,每位团员青年都有适合参加的活动”的原则,构建了“金字塔”型的素质拓展项目群。结合专业学习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开展课外活动是学校团工作的一条原则。例如,法语专业和日语专业的学生课外分别学习法餐文化、日餐文化;新闻专业的学生课外学习主持人活动,环境和生命专业的学生参与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的调研考察,建筑专业的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测量规划等等。

  三是专职团干克服了官僚作风和浮躁情绪,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竭诚为团员服务。楼栋团总支书记、班团支部辅导员每天都吃住在学生公寓,校、院团委主要干部每星期至少要在学生公寓吃住2个工作日。在此基础上,全校各级团组织坚持做专题调研。2006-2007年的调研专题是“大学生的节庆状况”,随之实施了以“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计划。

  四是发现五大凝聚团员青年的支撑点:包括实现和维护青年的合理合法的权益、周末文化品牌活动、职业生存能力建设、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素质拓展训练等5个方面。职业生存能力是大学生素质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为了进一步做好权益维护工作,成立了正科级建制的权益部;周末文化品牌活动包括前湖之风周末报告会、前湖诗会、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前湖大舞台等;为了加强大学生职业生存能力建设, 2005年,校团委提出并实施“南昌大学大学生职业生存能力拓展计划”,内容包括1项教育(职业生存主题教育)、2项设计(学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3大课题(创新创业任选课、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课)、4大平台(以挂职锻炼为主要方式的社会实践平台、以创新创业为主要项目的课外竞赛平台、以爱心奉献为主要特点的志愿服务平台、以专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勤工俭学平台)、5大服务(职业发展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就业信息服务、学业设计服务)、6大提高(提高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生存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邀请微软中国原总裁、盛大网络总裁唐骏、人民日报华东版副总编谢卫群作大学生职业生存主题报告会,并聘任唐骏先生为南昌大学大学生职业生存架构师,反响热烈,效果良好。

  五是探索团青比率较高条件下增强共青团员意识的途径。试行“三制”:入党推优考核制、优秀团员承诺制、合格团员评议制。

  4.“四进公寓”模式下团学工作成效

  实行“四进公寓”的团建创新以来,校共青团工作呈现出“一个学期一小步,一个学年一大步”的良好发展势头。200713日,《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将这种状态称之为“有形、有神、有力”的新局面。

  一是工作状态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跨越,全校上下形成了重视、关心、热心共青团工作的喜人局面。以前求人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被动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二是活动参与面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部分品牌活动如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基本实现了全员化;

  三是活动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尤其是骨干培训、“挑战杯”竞赛、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项目的活动质量显著提升,与时俱进。

  四是架构了与第一课堂自然对接、和谐互动的第二课堂,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评价说“这在全国具有领先意义”。

  二、“四进公寓”模式下关于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的认识

  1.关于高校团组织生命力建设的认识

团组织生命力建设的基础就在于对青年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核心就在于团员青年对团组织是否认同。

  用社会认同理论来考察,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撑体系:一是满足青年基本需求的系统,这一系统的职能是满足青年成长、成才和成功的需求。凡是有助于团员青年素质全面提高的活动项目都符合这一要求。二是提高青年思想认识水平的意义系统,宣传教育就是这一系统的活动载体。三是团组织的社会组织方式,要求做到团组织、共青团指导下的青联、社团和青年自组织对青年的全员覆盖和全过程覆盖。在实际工作中感觉到,基层团组织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三方面全面兼顾,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定能够显著增强。

  2.关于大学生思想意识现状的认识

  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值得褒扬的有: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强,社会责任感日益增强,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适应和创新能力较强。

  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应当尊重的有:渴望得到平等和公平的对待;希望自己的隐私权得到尊重;总是以是否有利于促进自己素质的提升为标准来决定是否参加课外活动。

  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需要引导的有:“不知该往何处去”的成长性困惑;生活日益依赖互联网的倾向;对社会生活运行逻辑的片面认识;超越挫折的心理素质等等。

  3.吸引和凝聚青年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层团干部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四进公寓”的团建模式使得团干部经常直接面对团员青年的各种具体的需求,为了服务这些需求,团干部的学术科研素质和业务水平尤其重要,值得进一步提升。

  二是专职辅导员与专职团干部之间的工作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专职辅导员比专职团干更加直接面对大学生,具体地、直接地影响着对学生的吸引和凝聚。但是专职辅导员一般由学生工作处负责教育和管理,经常与团组织之间的工作链相脱节。如何把专职辅导员队伍纳入专职团干部队伍,凸显两支队伍之间的整体性,是理顺专职辅导员与专职团干部之间的工作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是团组织使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比网络虚拟生活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提升这种能力的瓶颈在于调动资源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建议

  1.建议制定和完善“把学校团、队建设摆在基础性战略地位”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高校团干部队伍建设。

  从全团来看,似乎共青团的“干部基础”在省、地、县级团委,而共青团的“群众基础”则在学校,尤其是高校。于是乎常常使人得到这样一种假象:省、地、县级团委的主要团干都能“优进”、“优出”,而高校的团干则多被积压;当举办一些活动需要派人参加、尤其是开展募捐活动或者上缴团费时,高校的重要性才被得到重视。建议制定和完善“把学校团、队建设摆在基础性战略地位”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高校团干部队伍建设。

  2.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共青团的评优制度

  在集体评优项目方面,要坚持“眼睛向下”的思路,坚持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的原则,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实地考察的原则,以使集体典型更加具有“典型”意义和可学性。

  在个人评优项目方面,要坚持典型性与大众化辨证统一的原则,适当增加评优项目的种类和评优指标,改变动辄“十佳”的习惯,多评青年身边的典型,从而进一步增强典型的示范作用。


团情快讯